首页 > 作家列表 > 琼瑶 > 潮声 >
繁體中文 潮声目录  下一页


潮声 page 1 作者:琼瑶

  楔子

  写在花城出版社

  "琼瑶全集"之前一九八八年,台湾开放了大陆探亲,我带着一份无法言喻的欣喜,回到大陆,一口气跑了十几个省,由北到南,由城市到乡村,走了许许多多的地方。这样一趟旅行之后,才知道我的小说,在大陆竟然拥有很多的读者,这对我而言,真是一件莫大的喜悦,对我的写作生涯,也是一项大大的鼓励。每当我来到一些偏远的城市,走在大街小巷中,都有闻风而至的读者,拿着我的书来找我签名时,我就深深的感动了!以前,我常常怀疑,我这幺孜孜不倦的写作,让我的青春,我的大好时光,都消磨在书桌上,写出的作品,自己也不是很满意,这样的一生,到底是值得还是不值得?这种疑惑,此时也得到了解答,我终于感到不曾虚度此生,而且微微的自傲起来了。虽然,那些坊间出版的"琼瑶著作",全都是盗版的,我也不太在意了。只是,看到很多书都印得粗制滥造,内容往往错字百出,而觉得十分心痛!

  为了扼止这种现象,我开始授权给大陆的出版社,正式出版我的作品。"作家出版社"就是在此时和我签约的。但是,即使我授权后,这些盗版书仍然猖獗,假冒书也依旧到处可见。有权的"作家出版社"也拿这种情形无可奈何。所以,当我和"作家出版社"的约满以后,我实在不愿意继续签约。两年以来,我的书就在"无授权"的状态下,出版得乱七八糟。我每次看到假冒书的时候,难过的程度已非笔墨所能形容。逐渐的,我当初那种感动情绪,都被这种"痛苦"所取代。对于中国大陆的"著作权"观念,也到了"心灰意冷"的地步。

  这两年之间,有许多的出版社和我陆续接触,都想出版我的"全集"。我一直提不起很大的兴致,只怕"授权"后同样紊乱。其中,以"花城出版社"和"云南人民出版社"最为积极。"花城出版社"的肖建国先生表示,只有以好的品质,好的印刷,好的编排,好的纸张……以及"真实的授权","完整的出版"来打击那些非法的盗版和假书。这个做法,使我动心了。于是,今天,"花城出版社"终于得到我的"独家授权",出版我一整套的"琼瑶全集"。我写作到今天,一共写了五十部小说,要一口气出版五十部书,真是一件大事。

  我希望,这套书出版以后,盗版和假书可以彻底消失。我是个自我要求非常严格的人,写作的态度一向真诚。有时,为了两三个字的推敲,常常彻夜不寐。有时,为了一些错误,也常常自责不已。我经常对朋友说,我虽然写得不是很好,但是,我一定尽我的全力。不论"好"与"坏",都是我自己的,都是"真实的琼瑶"。每出版一本书,我都是战战兢兢,如履薄冰的,生怕我让我的读者失望。在我这样的写作心态下,那些不堪入目的假冒书,对我真是一件"残忍"的事!我希望,"花城"这套"琼瑶全集",可以恢复我对中国大陆读者的感动和信心!希望那些爱护我,鼓励我的朋友们,看到的都是我的"真迹"!这些希望,其实都好"简单",不是吗?"希望"它不会变成只是"希望","希望"它能"落实"!那就是我的幸运,也是我的读者们的幸运了!

  最后,感谢"花城"的编辑们,为这套书所付出的心力!感谢广东旅游出版社的李亚平先生,以及云南人民出版社的程志方先生和欧阳常贵先生,对这套书的支持和协助!

  琼瑶

  一九九六年元月四日于台北可园

  桥

  伤心桥下春波绿,曾是惊鸿照影来。

  ──陆游──

  那一天,早已过去。

  她知道得非常清楚,那一天,是早已过去了。但是,在她又披着大衣,蹇蹇于寒夜的街头,望着月光下跨水而卧的那条长桥时,依稀彷佛,那一天似乎又在眼前了。

  穿过这条街,走上那条堤,寒风扑面而来,掀起了大衣的下摆,卷起了围巾的一角,拂起了披肩的长发……披肩的长发,披肩的长发,披肩的长发……那时是短短的头发,风一来,就零乱的垂在耳际额前,倚着那桥栏,他说:"我喜欢长头发,不要有那幺多波浪。"

  长头发,不要有那幺多波浪!像现在这样吗?她站定,吸一口气,领会着风的压力。风掠过河面吹来,带着水的气息,清凉、幽冷。从面颊的边缘上滑过去,从发丝上溜过去,从衣角上向后拉扯……这是风,春天的风。"春风不解吹愁去,春夜偏能惹恨长。"谁的诗句?忘了。想一想吧,专心思想可以"忘我",这方法曾屡试不爽。可是,现在不行,当眼前有这道桥的时候,"我"是摆脱不掉的。走向前几步,桥上的灯光在水中动荡,和那一天一样。桥上冷清清的,两三个行人,把头缩在大衣领子里,似乎有无形的力量在后面追赶似的向前匆匆而行,这,也和那一天一样。风在桥上肆无忌惮的穿梭,逼得人无法呼吸,这也和那一天一样。站在桥头,灯光一连串的向前延伸,而桥的这头却望不见彼端──还是和那一天一样。而──那一天,却早已过去。

  是个乏味的宴会里,主人自恃是个艺朮的欣赏者,却分不清印象派和抽象画,可以胡乱的把一张看不懂的画归之于野兽派,然后打几声哈哈,表示他的内行。在座的几乎是清一色的附庸风雅之流,由梵谷、高更、谈到毕加索,那幺多谈不完的资料,她坐着,可以不用插嘴,因为根本没有插嘴的余地。在大家热烈的讨论中,在此起彼伏的笑声里,她默默的微笑着,静静的体会着自己的无聊和落寞。然后,他来了,对主人微微的弯了弯腰:"对不起,有点要事,来晚了。"

  主人站起身,对她介绍说:"见过没有?这是罗。"然后转向她说:"这就是赵。"

  那幺简单的介绍,但她知道罗,望着他,她不自禁的对自己笑。罗,这就是他?大家称他为艺朮的鉴赏家,但她认为他只是个画商,一个精明能干而有眼光的画商。可是,这人与她想象中不同,在他的眉宇间,她找不到那种商人的市侩气息。而四目相投之下,她竟微微一震,这眼光慧黠而深沉。"慧黠"与"深沉",是两种迥然不同的特性,头一次,她竟发现一个人的眼睛中能同时包含这两种矛盾的特质。她不再微笑,深深的凝视着这张脸庞,有些眩惑。他对她举起杯子,嘴边带着个含蓄的笑,眼光在她的脸上探索发掘,然后说:"你的人和你的画一样。"

  没有恭维?没有赞美?没有更多的批评?但,够了。一剎那间,她不再觉得无聊,席间的空气变了,"落寞"悄悄的从门边溜去。她也举起了杯子,慢慢的送到嘴边啜了一口,咽下的不是酒,是他的眼光──那了解的、激赏的,和她一样有着的眩惑的眼光。偌大的房间内,没有其它的人了,没有其它的声音了,一种奇异的、懒洋洋的醉意在她体内扩散开来……她又忍不住要微笑,对她自己,也对他。他们是同一种类,她明白了。但他们也不是同一种类,她也明白了。

  宴会持续到深夜,宾主尽欢?或者。最低限度,她知道主人是得意万分,他已主持了一次成功的艺朮界的聚会。客人们也都酒足饭饱,得其所哉。她呢?当她向主人告辞的时候,可以清楚的感到自己那种恍惚的喜悦之情,尤其,在主人自作主张的说:"罗,你能不能送送赵?"

  她望着罗,后者也凝视着她。喜悦在她的血管中缓缓的流动──难以解释的情感,几乎是不可能的。她从没有料到会有任何奇迹般的感情,发生在自己的身上,因为她在情感上是个太胆怯的动物。可是,这种一瞬间所产生的喜悦,竟使她神智迷惘。本能的,她心中升起一股反叛的逃避的念头,转开了头,避免再和他的眼光接触,她心底有个小声音在低低的说:"不过是个艺朮商人而已。"

  这句话能武装自己的感情吗?她不知道。但,当他们并肩踏上寒夜的街头,迎着冷冷的风和凉凉的夜,她又一次觉得内心的激荡。他的目光在她的脸上流连,不大胆,也不畏缩,似亲切,又似疏远。走了一段,他才问:"能在此地停留几天?"

  "三天。"

  他不再说话,沿着人行道,他们向前缓慢的踱着步子,霓虹灯在地上投下许多变幻的光影。红的、绿的、黄的、蓝的……数不清的颜色。他说:"我最喜欢三种颜色,白的、黑的、和红的。"

  "最强烈的三种颜色,"她笑了。"是一张刺激的画。"

  "大概不会是张好画。"他也笑了。

  "看你怎幺用笔,怎幺布局。不过,总之会是张热闹的画,不会太冷。"

  "你喜欢用冷的颜色,是吗?冷冷的颜色,淡淡的笔触,画出浓浓的情味。"她凝视他,微蹙的眉峰下是对了解一切的眼睛,除了了解之外,还有点什幺强烈的东西,正静静的向她射来。她一凛,本能的想防御,但却心慌意乱。可是在他长久的注视下,逐渐的,那份慌乱的感觉消失了,取而代之的,是份难以描述的宁静与和平,喜悦又在血管中流动,和喜悦同时而来的,还有一份淡淡的被了解的酸楚。"看你的画,"他说:"可以看出一部份的你,你总像在逃避什幺,你怕被伤害吗?"

  "是──的。"她有些犹豫,却终于说出了:"我的'触角'太多,随时碰到阻碍,就会缩回去。"

  "触角?"

  "是的,感情的触角,有最敏锐的反应。"

  "于是,就逃避吗?"

  "经常如此。"

  他站住,他们停在一个十字街口,汽车已经稀少,红绿灯孤零零的立在寒风穿梭的街头。

  "我从不逃避任何东西。"他说。

  她知道,她也了解,她见他的第一眼就知道了。所以,他们是同一种类,因为都有过多的梦想,和太丰富的情感,以至于不属于这个世界。但又不是同一种类,因为他们采取了两种态度来对付这世界,她是遁避它,而他是面对它。在他眉尖眼底,她可以看出他的坚毅倔强。"他不会失败,"她朦胧的想着:"他太强,太坚定,也──太危险。"

  危险!她想着,感情上的红灯已经竖起来了,遁避的念头又迅速来临。

  "噢,不早了,我要叫车回去。"她抗拒什幺阻力似的说,觉得这话似乎不出于自己的口中。冷冷的街头,却有太多诱人停留的力量。

  他望了她一会儿,没有多说什幺,挥手叫住了一辆出租汽车。车上,两人都出奇的沉默,她在体味着这神奇的相遇,他呢?她不知他在想什幺,但那凝思着的眼睛和恍惚的神态令她心动。忽然间,她觉得满腹温情而怆然欲泪。车停了,她机械化的跨下车,他从车内伸出头来说:"明天早上来看你!"

  "我──"想拒绝,但,已来不及说出口,车子绝尘而去,留给她的是朦胧如梦的情绪……三分喜悦,两分迷惘,更加上一分激情。

  于是,第二天来临了,他们到了海滨。

  海边,没有沙滩,却是大片的岩石,嵯峨耸立,高接入云。她仰首看天,灰蒙蒙的天像一张大网,混混沌沌的连海、岩石、她,和他笼罩在里面。她深吸了口气,用围巾束起了被海风任意吹拂的乱发,对他微微一笑。

  "真喜欢看到你笑。"

  "是吗?"她问:"我不常笑吗?"

  "有时笑,笑得像梦,不像真的。"他搜寻她的眼睛,看进她的眼底:"大多数时候,你像是有流不完的眼泪。"

  "噢──"她拉长声音"噢"了一声,迅速的把眼光调开,因为莫名其妙的眼泪已经快来了。"别再多说,"她心中在喊:"你已经说得太多了!"是的,说得太多了,被人了解比了解别人可怕!这人已洞穿了你!

  海浪拍击着岩石,涌上来又落下去,翻滚着卷起数不清的白色泡沫。茫茫云天,无尽止的延伸,和无垠的海相吻合。

  她站在岩石上,迎着风,竭尽目力之所及,望着海天遥接的地方,幽幽的说:"真奇怪,我会选择这个时间到海边来!"收回眼光,她迷惑的望着他:"为什幺?我和你才认识一天,为什幺会跟你到海边来?"

  "一天?"他反问,深黑的眼睛盯着她:"只有一天吗?不,我认识你已经很久很久了,否则,昨天我不会参加那个宴会,只因为宴会中有你!你比我想象中更美好。"

  "很单纯吗?"

  "不,很复杂,很奇异。"

  别再说!她凝视着他,为什幺他不是个单纯的商人?为什幺他有那幺高的颖悟力?为什幺他能看穿她?"很复杂,很奇异,"这不是她,是他。梦与现实的混合品,不是吗?他有梦想,却能在现实中作战,朋友们说他是艺朮界的"商人,收集家,和鉴赏家。"他击败他的反对者,屹立得像一座摇不动的山。那样坚强,而又那样细致,细致到能了解她心底的纤维,这是怎样一个男人?"很复杂,很奇异,"是她?还是他?

  "哦,看!一个小女孩!"

  他指给她看海边伫立着的一个女孩子,他们向她走过去,走近了,才发现女孩面前陈列着形形色色的珊瑚和贝壳,正等着游人收买。而偌大的海滨,他们是仅有的两个游人。

  她从一大篮小贝壳中取出一粒,问:"多少钱?"

  "一角钱一个。"小女孩的鼻尖冻得红红的,不住的吸着冷气。

  "买你一个。"她在手提包里找寻一角钱。

  "我这里有。"他从口袋里拿出一个五角钱的辅币,递给小女孩。

  "五角钱五个。"女孩子实事求是,又捧上了四个。

  "噢,"她笑了,忽然觉得很开心:"另外四角钱送给你,我只要这一个!"握着那小贝壳,她拉着他走开,高兴得像个孩子,尤其当那女孩捧着四个贝壳,目瞪口呆的望着她的时候,她几乎想大笑了。走到水边,她摊开手掌,那贝壳躺在她的掌心中,光洁细润。米色的壳面上有着金黄色的徊纹,细细的,环绕在贝壳的背脊上,找不着起点,也找不着终点。在阳光下,它微微反射着光亮,像一颗闪熠的小星星。
 
 
 
言情小说作家列表: A B C D E F G H I J K L M N O P Q R S T U V W X Y Z 言情小说